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
为促进“十四五”时期我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广东省全民健身条例》《广东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局编制了《中山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2年2月15日
中山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中山奋力打造“美丽中山、投资热土”的关键时期,体育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空间大大增加。为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广东省全民健身条例》《广东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公共服务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8.2%(按全市321万常住人口计)。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市体育场地面积1056.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6平方米(按“七普”统计441万常住人口计)。社区健身苑点覆盖率、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均达100%,公共体育设施100%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基本形成城乡居民15分钟健身圈。成功举办中山市第八届运动会、中山市第二十二届老年人运动会、中山马拉松赛等大型群众性赛事活动,承办亚洲女子棒球锦标赛、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全国棋协大师赛(中山站)等重大赛事。出台《中山市体育社会组织管理规定》,设立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资金,体育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注册登记的体育社会组织达170个。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1.46万人,上岗比例56%。全部镇街100%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广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及志愿者服务活动。
(二)“体教融合”优势突出,竞技体育基础牢固。“十三五”期间,中山充分发挥“体教融合”优势,不断完善运动员培养训练体制机制。出台《中山市高中阶段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实施意见》,推动全市149所学校创建187个体育传统项目。出台校园足球发展规划,设立校园足球专项发展资金,构建“123”金字塔足球发展格局,创建市级足球特色学校108所,省级推广校6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62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21所。2016年,中山获评“广东省校园足球试点市”。中山籍优秀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争金夺银,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中山运动员为广东代表团夺得11金4银3铜共18块奖牌。
(三)体育产业基础夯实,体育市场稳步发展。“十三五”期间,出台《中山市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体育市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制度,不断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推动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运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各类体育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层次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对全市GDP贡献度逐渐增强。体彩销量稳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共销售体彩41.14亿元,为国家筹集体彩公益金10亿元,市级公益金2.9亿元,上缴地方税收近6000万元。
二、面临挑战
“十四五”期间,中山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体育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
(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人口需求,镇街体育设施发展不平衡,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大部分镇街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设施,体育服务能力不高。
(二)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化专业化有待加强。中山举办国家级、省级或者区域性的体育赛事和交流活动场次较少,大型活动与赛事不多,特别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仍显不足。科学健身服务机制需要改革完善。街镇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点的建设仍需加强,尤其要加强对乡村居民科学健身指导与体质测定。
(三)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选材基础仍较薄弱,优势项目仍不明显。基层业训基础薄弱,高水平专业教练稀缺。市、镇两级青少年竞赛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单靠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培养的模式难于满足全市竞技体育人才需求。高水平教练员数量不足,教练员的培养和引进亟待加强,部分项目缺乏高水平教练员接班带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受到影响。
(四)体育产业总体规模有待扩大。中山体育产业市场总体偏小,特别是核心产业规模小,盈利能力弱,在城市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辐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体育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体育产业集聚园区建设明显落后于周边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小微企业多,大型企业少,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体育企业。体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产品研发和品牌塑造投入不多。体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足,体育新业态的发展动力不足。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承办2025年全运会重大机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均衡发展,扩大体育公共服务优质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努力推动体育强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回应体育民生诉求,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与产品供给,让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彰显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
2、突出问题导向。立足中山实际,剖析制约当前中山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找准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推动中山体育高质量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立足长远,统筹兼顾,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发展,提升体育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体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健身环境进一步优化,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现代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充满活力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强市。
1、体育场地设施提质增量布局优化。统筹规划布局,促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质增量,增加健身设施有效供给,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结合镇街体育公共设施现状,按照“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便利”的原则,构建“市—镇(街)—社区(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6平方米,每万人足球场地数不少于0.9块,新(改、扩)建3个以上体育公园,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2、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扩大体育社会组织覆盖面,探索科学健身指导新模式,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促进工作,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9名,市民群众身体素质达标率和优良率进一步提高。
3、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及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发展水平取得新突破。深化教体融合,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高科学训练水平与效益,提升竞技体育人才培育、训练、选拔、激励保障能力,向国家、广东省和高校运动队输送体育人才数量明显增加。组织参加广东省运动会、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赛事,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4、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体育产业相关政策,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激发市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扩大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空间集聚、业态多元、竞争力强的现代体育服务业体系,体育产业成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
1、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空间布局。编制《中山市体育公共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5)》,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整体空间布局。积极参与承办粤港澳大湾区举办2025年全运会单项项目,根据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新建重大体育设施和改造升级原有体育场馆,谋划以翠亨新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水上运动中心为主,以岐江新城体育中心、兴中道体育中心和小榄东升棒球中心为辅,能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现代化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群,为实现中山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山”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发挥中山岭南水乡、临山滨海的自然禀赋,结合中山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力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打造多元化、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场地。
2、补齐短板弱项,打通群众健身服务最后一公里。制定《中山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计划》,补齐市级、组团和镇街三级体育设施短板。运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镇街因地制宜配置社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小型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推动社区(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在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提档升级,推动自然村健身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加强与文化、旅游、农林、水利、园林、交通等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利用水岸、山岭、草地、河漫滩以及公园、公共绿地、河湖沿岸、城市高架桥底等空间,因地制宜布局和配置公共体育设施。合理借助城市更新、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盘活、挖掘城市空闲土地及各类未利用土地,支持体育设施与文化、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整合共建。
3、提升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使用水平。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所属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机制,在确保正常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100%向社会开放。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使用安全检查,确保满足开放要求、符合安全标准,保障使用安全。加快建设智慧场馆,打造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系统,提升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发展。
(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网络。
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根据不同人群、地域、行业等需求特点,扩大群众全民健身活动的供给,创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内容平台,丰富提升内涵品质,拓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生活化,实现全民健身活动的人群、项目、季节和行业的全覆盖。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项目,积极培育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户外体育活动,继续擦亮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山马拉松、镇街篮球联赛、毽球、棒球、定向越野、舞龙、舞狮、龙舟等品牌活动。推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发掘建设美丽乡村体育之路。根据职工、妇女儿童、少数民族、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人群健康需求,普及开展全人群全周期健身活动。同时,进一步健全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普及安全生产知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确保全民健身各项工作安全运行。
(三)完善体育社会组织建设。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加大党建工作力度。加强党对体育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引领社会组织发展方向,更好地激发我市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信用管理体系和诚信自律建设。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的公益改造。做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顶层设计,实行分类指导,提升组织公共服务能力,引领和带动各级体育类社会组织志愿公益开展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活动。加大“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力度,政府向“接得住”“有志愿精神”的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各项公共体育服务。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科学化、公益化、规范化建设。
加强发展体育俱乐部。引导体育俱乐部加强自身建设,遵守行业规则,注重社会效益,强化社会责任,推进体育俱乐部持续、快速、规范、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鼓励体育俱乐部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培训以及对外交流。
(四)完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各体育社会组织教练员、体育教师、退役运动员、体校教练员、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生等各类体育专业人士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为市民提供公益性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培育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水平。
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继续推进科学健身讲座、健身技能培训、体育设施规范使用、小型赛事活动组织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帮助市民掌握科学健身方法,提高市民的健身意识和热情。经常性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打造科学健身的线下指导与线上指导相结合模式,推广简便易行、科学有效、易于推广的居家健身方法,丰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科学健身方法的选择,促进人人掌握科学健身的技能。
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市、镇街两级体质监测与运动健身指导体系,各镇街完善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有条件的镇街建立体质监测站,鼓励和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开展体质测定工作。扩大体质测定覆盖人群,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加强数据测试与评价的监督管理,提升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的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指导站运行效率。为参与国民体质测试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运动健身指导服务。
大力推进体医融合。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挥全民健身在“健康中山”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完善体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体医结合创新发展,实现体育部门与卫生部门资源共享,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医学指导。推动社区医院和体质测定指导站融合建设,开展体质检查和身体测试,开具运动处方。
(五)夯实竞技体育基础。
多方筹集资金,对现有体育场馆进行翻新和标准化改革,满足竞技训练对各项功能需求。以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为契机,合理布局建设训练场地设施。以“体育+”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谋划在翠亨新区建设市奥林匹克中心,解决竞技比赛训练场馆不足的短板,为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进政府体制与市场机制结合,实现竞技体育集约化、科学化、社会化发展,调动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性,探索更加开放多元的办队模式,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评估机制。支持优势项目职业化发展,积极引进职业体育赛事。
(六)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
围绕国家奥运争光战略,保障发展广东省运动会所设置的重点项目,结合中山竞技项目发展实际,充分发挥苏炳添等中山籍著名运动员的引领作用,突出发展田径、柔道、跆拳道、体操、自行车、拳击和武术等优势项目,巩固和提升优势项目水平,开发更多的夺金点。重点发展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大的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球类项目和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谋划扶持发展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等水上项目,培育提升排球、攀岩、轮滑等项目竞争实力。推进市体育运动学校打造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支持镇街培育具有竞争实力的特色体育项目。
(七)提高竞技体育科学训练水平与效益。
扩大现代科学训练模式与方法的应用范围,加强科技创新与医疗保障,不断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加大对体育科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建设由科研、体能、康复、信息、营养专家构成的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实施“攻尖计划”项目,围绕跳水、体操、田径等优势项目,针对尖子运动员量身打造更科学、更系统的生化训练测试体系。建立和完善科研服务团队管理制度,规范科研团队招募与服务流程,提升运动队保障水平。
(八)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高精尖竞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完善奖励与考核机制,形成引领示范效应。完善运动员选调测试标准和程序,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制度。加强运动队思想政治教育和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衔接市属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目录,加大体育教练人才引培政策支持。积极推进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进校园工程,建立具备教练员潜质的优秀运动员后续成长激励机制,提高高资质、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教练)的队伍构成占比。强化教练员培训,完善教练员培训体系。完善裁判员管理体制,加强高水平裁判员的遴选和培养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裁判队伍。
(九)深化推进体教融合。
1、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教融合。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全面实施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积极服务学校体育改革,在师资、场地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为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水平奠定基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竞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估、指导和监督机制。加强青少年健康知识和科学健身指导,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推动幼儿体育、亲子体育、户外体育发展,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
2、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积极创建体育传统校,进一步夯实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依托市重点名校和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共建体育班,打造特色项目青少年专业梯队。加大力度推进三大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定向越野、攀岩、棒垒球、高尔夫球、蹦床等传统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选拔招收具有较高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学生。提高青少年体育科学训练水平,建立体育后备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体育素养管理数据平台,完善发现、培养、跟踪、输送紧密衔接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3、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优化市运动会项目设置,打造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综合性运动会。改革青少年年度体育竞赛体系,推动市运动会与市青少年年度锦标赛以及传统项目学校、高水平运动项目学校建设的有机衔接。办好第九届市运会、市学生运动会,青少年三大球联赛、青少年锦标赛、学生锦标赛等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构建体教融合的赛事体系,扩大本土青少年赛事品牌影响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参与度和运动技能。
(十)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突出发展重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效益,形成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体育服务业为主要引领的体育产业体系。以项目为引领,主动对接“双区驱动”等重大战略任务,提升中山体育产业扩大开放能力、区域合作能力、资本运作能力、贸易消费能力。以评促建、以建带产,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等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推动作用。重点推进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借助健康产业园区的发展,打造集体育健康、体育休闲、会展服务等为一体的体育产业园区。
(十一)激发体育市场活力。
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发展,压减体育企业活动相关审批事项,推进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体育产业发展良好生态。立足中山特色体育项目发展优势,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培育拥有自主产权和竞争实力的体育产业集团、体育领域上市公司,打造一批极具中山特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体育品牌。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对相关体育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给予支持。提升资源配置能力,鼓励建设更加规范专业、运行高效的体育资源交易平台,促进体育资源汇集。鼓励设立体育产业孵化平台,培育一批体育产业众创空间。
(十二)深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体育+”跨领域融合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交通、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影视动漫、广告会展、网络传媒、金融保险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层次丰富、各具特色的体育服务业发展格局,大力培育体育消费市场。促进“互联网+体育”融合,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重点培育数字体育、在线健身、智慧传媒新业态,支持线上(体育)培训、网络体育赛事活动等新业务。推动“互联网+体育”与线上社交、智能制造、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产业融合发展。
(十三)挖掘体育消费需求。
研究制定体育消费引导政策,激发体育消费活力。鼓励引进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提升中山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信息服务和体育场馆服务水平,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赛和观光休闲,拉动体育消费。重点培育打造“三大球”、户外、棒球、电竞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体育赛事项目,鼓励建立相关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运动康复医学,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康体、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发展节假日和夜间赛事经济、体育经济,举办体育产品集市(体育节)、体育文化和体育旅游产品展会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拓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用品等消费新空间。
(十四)构建规范健康的公益体育彩票体系。
坚守体彩发行宗旨,牢把发展定位,大力营造理性健康购彩环境,建立健全规范管理和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健康持续发展的公益体育彩票体系。加强推进以体育彩票专营店为主,社会商业连锁渠道兼营店为辅的实体渠道发展战略,建设体彩经营大数据管理平台和彩票销售点管理数据库。加强体育彩票文化建设,培育和打造“体彩快乐操场”“公益体彩社区行”等公益、文化精品工程,强化新时代体彩实体店政治宣传和社会服务功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
充分运用市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全市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统筹推动体育发展。落实发展公共体育事业的主体责任,将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保障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经费支持,有序实施规划。
力争实现体育事业经费逐年递增,加大各级财政对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扩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产品种类和覆盖面。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落实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要求,提高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效益。加大对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建设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事业,鼓励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兴建和管理社会体育设施,资助开展社会体育活动。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认真做好规划衔接与细化工作,明确“十四五”期间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任务和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评价机制,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工程的督促检查,对规划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评估,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三)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依法治体。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运行机制。理顺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协会、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着力推进体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将不应由政府承担的事务性工作逐步转移给体育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法律、方针、政策以及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大力推进体育管理体制创新,探索建立体育市场“事前指导、事中服务、事后监管”的治理模式。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体育各领域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清理不利于体育发展的有关规定,简化、规范审批流程。